疫情下餐飲業經營之道 名家評論 工商時報 擴大結盟也是種改變,新年首發焦點是睽違3年再度登台的「世界上最小廚師」Le Petit Chef第三集,將與台北君悅首度合作,透過精密投影科技,搭配主題料理,預計推出為期半年的美食實境饗宴,吸引更多新客源。 面對連兩年疫情對旅遊業的考驗,能做的就是不斷調整腳步,力求全面性業務整合,將餐飲、宴會、住房與信義區無以取代的地利優勢加以包裝,尋求有效益的商業結盟機會,接連推出刺激國旅消費市場的方案。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自105年的4,835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747億元,於106年首度突破5,000億元(詳見圖3),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年均成長率為4.4%。 但109年銷售額成長率僅0.6%,較108年成長率下降了4.6%,可見在疫情的衝擊下,餐飲業的銷售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成長趨緩,但是靠著外送與外帶市場以及冷凍餐食在線上線下通路販售,使餐飲業的銷售額仍有微幅增加。 在高度競爭的壓力下,加上疫情帶來的消費者行為改變,餐飲業的競爭環境愈趨激烈,經營者如何改變經營模式,提供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服務來創造競爭優勢,勢必為一大挑戰。 所以我們的團隊也特別因應這點在台灣各點配合有默契的工程團隊,藉此讓品質更完善,讓業主們更為安心,尋歡整合執行與設計的部分專長空間風格融合與材質運用以及老屋重建、空間收納規劃與3D輔助設計。 在精通英法語之下,且國際工作與交流經驗豐富,因此十分善於跨文化溝通。 每年團隊也會定期飛往國外,參與交流活動,積極對外建立不同領域之連結。 由於過往多數專案都需要面對業主及空間設計需求授權事宜,因此擅於檢視中英法三種語言的授權合約的各種細節。 2022年,雖然本土疫情仍嚴峻,但由於業者的應變能力較之前三級警戒已有所提升,且消費者消費模式變的更加多元,加上政府並未重啟嚴格防疫措施,將減緩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力道。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展望明年,台北晶華將持續深耕「晶華美食到你家」,打造雲端廚房整合即食、常溫、冷凍等各式商品組合,並強化「晶華會APP」功能,以消費累點機制建構更完善的CRM系統進行精準行銷。 宴會事業則發揮場地優勢及外燴能力,掌握類出國婚禮及館內外宴會商機。 核心能量面:疫情對餐飲業是嶄新機會,精進電子商務、數位行銷能力、紮根自家外送物與服務能力、進化新產品開發能力,提升顧客關係,均是致勝之道。 關鍵活動面:具規模的餐飲業應主動發布不減薪、不裁員:為服務客戶將開發新產品組合:主動發展自家物流送至客戶手中,進行深度服務等正面訊息,致贈餐食予醫療單位,協助疫情救災,強調重視ESG。 並對外宣示於疫情期間訓練員工,朝電子商務、物流、售後服務知識形成正面形象。 營收面:除賣現有產品外,如何增加衍生品(如饗食天堂外送蔬菜、肉品、水果),或發展Total Solution,價值鏈延伸除蔬菜、肉品、水果外,包含七天菜單與專業外送、顧客關懷(如雲品國際)。 發展訂閱制亦是可行方向,如乾杯企業推出月付3600元和牛訂閱制。 通路面:商業4.0已進化到全通路時代,除實體通路外,餐飲業首重發展電子商務及外送服務。 以某牛肉麵公司為例,二代接班發展乾料牛肉產品,除在自家官網,更同步於各大電子商務平台上銷售,或透過直播、粉絲團、FB、IG等,亦為擴展數位行銷之道。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疫情亦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經營型態雲端化成為趨勢,餐飲業者也為此嘗試發展新型態的經營模式,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線上。 在禁止餐廳內用後,餐飲業者陸續與外送平台合作以減緩衝擊,外送服務能讓餐飲業者更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經營策略。 當顧客對於宴會相關服務的需求增加時,相對的發展因應的行銷策略也是必須的。 而網際網路及企業網站也可以隨時提供最新及令人興奮的行銷策略組合。 宴會業者對於發展延伸產品線及是否能提供廣泛的服務種類的能力將決定其如何成功的將社會大眾的需求轉化成為宴會經營的商機。 人口統計的變化及人類生活型態的改變是這股成長 力背後的主要因素。 雙薪家庭、延長的週末假期以及老年人口群的增加也是影響這股成長趨勢的原因。 結果導致不論是小大型的團體聚會或其他各種型態的聚會對於專業餐飲備製及餐飲服務的需求大量增加,這些專業餐飲服務可能是由美食小館的餐飲外送服務或是承辦千人以上的外燴餐飲服務等不同的型態的餐飲事業所提供。 【宴會經營管理實務】(Catering Management)宴會產業已成為發展最快速的餐飲服務產業。 雙薪家庭、週休二日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也是影響這趨勢的原因。 其結果導致小、大型聚會或其他型態的活動對於專業餐飲製備及宴會服務的需求大量增加。 宴會服務可於旅館、餐廳、私人俱樂部、豪華遊輪、會議中心及各種型態的設施中進行。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受疫情影響,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時間及費用皆不穩定,壓縮餐飲業者利潤,也迫使業者將經營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2021年開始陸續有業者宣布調漲。 消費者意識抬頭,而且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源,餐飲業相對地提供多樣化的功能以滿足顧客不斷改變的需求與期望。 外燴 例如外賣、外燴、窗口服務、外送服務,提供電腦網路、商務與休閒設備的服務等,充分延伸餐飲服務業的範圍與內容。 餐廳有形的產品,如菜餚、點心,經過短時間儲放就會變質,如果沒有消費掉,可能就要丟棄,因而會增加食物成本;其次為要保有食物新鮮度,餐食不能太早準備的。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華城(1519)具儲能及綠能等題材,又參與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2022年合併營收雖不如預期,市場預期2023年營運優於2022年,17日外資轉買為賣,投信及自營商買進,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8張,股價上漲1.6元而以52.3元收盤,收復5日及20日均線。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評估,歐美國家在2023年經濟成長率會陷入低谷,反而是亞洲國家有不錯的勢頭。